畢/肄業學校 | 國別 | 學位 | 起訖年月 |
紐約大學(NewYorkUniversity) | 美國 | 發展心理學博士 | 2001 |
天普大學(TempleUniversity) | 美國 | 教育心理學碩士 | 1990 |
東吳大學 | 中華民國 | 社會系學士 | 1984 |
服務機關 | 服務部門/系所 | 職稱 | 起訖年月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 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 | 教授 | 2015/02/01-迄今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 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 | 副教授 | 2009/02-2015/01/31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 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 | 主任 | 2011/08-2013/01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 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 | 助理教授 | 2005/08-2009/01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 學生心理輔導中心 | 兼任輔導老師 | 2007/09-迄今 |
朝陽科技大學 | 學生諮商中心 | 兼任輔導老師 | 2003/02-2006/07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 復健諮商研究所 | 兼任助理教授 | 2005/01-2005/08 |
朝陽科技大學 | 社會工作系 | 專任助理教授 | 2002/08-2005/07 |
中華兒童福利基金會(CCF) | 彰化家扶中心 | 社工員 | 1987/10-1988/8 |
台北基督教女青年會(YWCA | 在職青年部 | 活動幹事 | 1985/7-1987/3 |
東元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 觀音電子廠人事部 | 輔導員 | 1984//6-1985/4 |
社工員職場風險、心理衛生、家庭暴力處遇與倫理、讀夢團體、自我知識
社會工作倫理、社會工作教育與教學、心理衛生專題、讀夢團體理論與實務、社會工作督導議題、家庭暴力處遇與倫理
專注感受此時此刻
發掘真相,釋放個體潛能,促進社會彼此尊重相互關懷之氛圍。
【榮譽】
國立暨南大學108年度教學績優獎 |
國立暨南大學103年度教師傑出研究獎 |
國科會99年度特殊優秀研究人才獎勵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九十七年度教學貢獻獎 |
朝陽科技大學九十二年度優良著作佳作獎 |
【學術專業團體參與】
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會員(2005─2007) |
台灣社會政策學會理事(2008年迄今) |
台灣社會工作管理學會理事(2008─2019) |
台灣社會工作教育協會永久會員(2010年迄今) |
【社會服務與參與】
天主教善牧基金會家暴婦女庇護中心外聘專業督導(2004迄今) |
台中市政府社工員外聘專業督導(2014─2016) |
世界展望會台中分會家庭處遇與高風險社工外聘專業督導(2014.12月迄2015.12) |
彰化員林法院家暴服務處外聘督導(2013迄今) |
雲林縣家暴婦女庇護中心外聘專業督導(2008-2011) |
苗栗家扶中心兒少保護組與寄養組外聘專業督導(2009-2011) |
台中縣家暴防治暨性騷擾防治委員(2008-2011) |
現代婦女基金會台中法院辦事處外聘專業督導(2009-2011) |
嘉義家扶中心兒少保護組外聘專業督導(2011) |
勵馨基金會大里辦事處家暴服務方案外聘督導(2012) |
中區家扶中心督導之外聘督導(2014) |
台北市教師研習心靈活水方案讀夢團體帶領講師(2006迄今) |
台北懷仁全人發展中心─夢、覺察、與轉化工作坊講師(2014迄今) |
台北呂旭立文教基金會─歐曼讀夢團體講師(2006─2017) |
現代婦女基金會竹北工作站外聘督導(2016─2018) |
台中市家暴防治中心外聘督導(2018-2019) |
彰化家扶中心社工督導之外聘督導(2019─2020) |
【期刊論文】
汪淑媛(2019)。〈減低未成年子女面對高衝突父母離婚之傷害〉。《社區發展季刊》,第166期,頁208-216。 |
汪淑媛(2014)。〈替代性創傷是助人工作者不可避免之風險?〉。《社區發展季刊》,第147期,頁136-154。 |
汪淑媛(2013)。〈藝術與社會工作實務〉。《台大社會工作學刊》,第28期,頁1-48。(TSSCI) |
汪淑媛(2013)。〈家暴庇護安置服務績效評估研究─以善牧親心家園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42期,96-117。 |
汪淑媛(2013)。〈影響家暴防治社工身心安全之風險因素分析〉。《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7(1):175-216。(TSSCI) |
汪淑媛(2011)。〈社會工作紀錄問題檢視與反思〉。《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5(2):141-185。(TSSCI) |
汪淑媛、蘇怡如(2010)。〈社工督導功能期待與實踐落差研究─比較督導與被督者之觀點:以公部門家暴防治社工為例〉。《台灣社會工作期刊》,第九期,41-84。 |
汪淑媛(2010)。〈讓社會創傷轉化為正向的反思與實踐力量─從曹母攜女自殺事件談起〉。《社區發展季刊》,131期,頁371-384。 |
汪淑媛(2010)。〈夢、邪惡、陰影:真相與轉化〉。《張老師月刊》,386:73-77。 |
汪淑媛(2008)。〈讀夢團體與創傷敘事:以一位目睹家暴與失親者的夢工作為例〉。《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2(1):1-50。(TSSCI) |
汪淑媛(2008)。〈論台灣社工教育對社會工作職業風險之忽視〉。《台大社會工作學刊》,第17期,頁1-42。(TSSCI) |
汪淑媛(2007)。〈一本書誕生的故事〉。《讀夢團體原理與實務技巧》,18-29。台北:心理出版社。 |
汪淑媛(2006)。家暴婦女庇護中心工作者情緒張力與因應策略。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0(1),189-226。(TSSCI) |
汪淑媛(2004)。夢的賞讀團體之個人隱私與保密。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刊,10(1),3-13。 |
Stimson, R.W. and Wang, S. (2005). The Usefulness of Dreams and Dream Group in Taiwan– Working with a Dream Fragment. Dream Network, 24(2), 15-18. |
Stimson, R.W. and Wang, S.(2004)。Working with a dream fragment– The usefulness of dreams and dream groups in Taiwan。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刊,10(1),31-46。 |
Wang, S. and Tamis-LeMonda, C. (2003). Do Child-rearing Values in Taiw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Reflect Cultural Values of Collectivism and Individualism?.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34(6), 629-642. (SSCI) |
Tamis-LeMonda, C., Wang S., & Koutsouvanou E. and Martina A. (2002). Childrearing Values in Greece, Taiwan and the U.S. . Parenting:Science and Practice, 2(3), 185-208. (SSCI) |
汪淑媛(2002)。記憶與建構。佛洛伊德與偽記憶症候群,9 -15。台北:城邦。 |
Tamis-LeMonda, C., Wang S., & Koutsouvanou E. (2000). Values, Child-rearing. In L. Balter (Ed.),Parenthood in America: An Encyclopedia. CA: ABC-CLIO |
【研討會論文】
汪淑媛(2020)。〈看見自己的傷──黑暗中的醫務社工替代性創傷〉,危機與創傷:再生與成長─重大事件衝擊下的專業與自我,2020醫務社會工作永續發展研討會。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物理凝態館 國際會議廳(2020/11/20─21) |
汪淑媛(2018)。〈『減低』未成年子女面對父母高衝突、離婚之創傷〉,Care and Protection社會福利網路的編織與開展學術研討會。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2018/11/2) |
汪淑媛(2018)。“The art of Dialogue in Social Work Education”,原住民集體療癒與培力工作坊。。台北:國立政治大學研究暨創新總中心 互動式講堂。(2018/10/11) |
Wang, S. (2018). “Applying Ullman’s Dream Group to Teenager Incest Victims in a Shelter of Taiwan” CO-CREATING BEST PRACTICE IN TH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28th February 2018 – 1st March 2018, Bournemouth University, UK. |
Wang, S. (2014). Facing the social work record problem –from the supervisors’ perspective。The Joint World Conference on Social Work,Educa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Melbourne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Centre Melbourne, Victoria, Australia, 9-12 July 2014 (備註:本研討會以e-poster型式參與) |
汪淑媛(2014)。〈面對社會工作紀錄難題─督導觀點與因應策略〉。「2014年促進社會及經濟平等:社會工作與社會發展的回應」,台北:國際社會福利協會中華民國總會。(2014年05月30日) |
汪淑媛(2013)。〈以性別觀點服務家暴受害者之理論與實務反思〉。「從性別觀點看台灣兒少婦女處境」,台中: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2013/11/22) |
汪淑媛(2012)。〈社會工作是一門藝術?理念考古與意義脈絡探究〉。「藝術、靈性與社會工作學術研討會」,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2012/11/09) |
汪淑媛(2011)。〈社會工作風險因素分析─以家暴防制社工為例〉。「承諾與失落:當代台灣社會工作省思學術研討會」,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2011/11/04) |
Wang, S. (2011). A Necessary Evil? Problems of Record–Keeping in Social Work. The 21st Asia-Pacific Social Work Conference. July 15-18th, Tokyo Japan. |
Wang, S. (2010). Applying Ullman’s Dream Group Approach to Teenager Incest Victims in Taiwan. Violence against Women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4th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ciology, 10-13 May 2010, Athens Institute for Education and Research, Athens, Greece. |
Wang,S. (2009). The role of Ullman dream group in the education of social workers in Taiwan. Dreams in a changing society-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Nordic and European Network for the Study of Dreams, 6-8 March 2009,.Göteborgs Psykoterapi Institut, Gothenburg, Sweden. |
汪淑媛(2008)。〈讀夢團體與悲傷輔導〉。第七屆佛法與臨終關懷研討會-佛法與悲傷輔導,蓮花基金會主辦,Y17台北巿青少年育樂中心/國際會議廳,台北。 |
汪淑媛、蘇怡如(2008)。〈社工督導功能理念與實踐落差─比較督導者與社工員觀點〉。優勢與創新:家庭與社區國際研討會,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主辦,南投埔里,2008/10/23-24。 |
汪淑媛(2007)。〈檢視台灣社工教育對家暴防治社工員職業風險之忽視〉,「高風險家庭處遇之社會工作者人身安全建構研討會」。亞洲大學社會工作學系主辦,台中霧峰,2007/9/30-31。 |
Wang, S. (2005). Not Therapy but Therapeutic – The Experiential Dream Group Proces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7th Pacific Rim Regional Congress of Group Psychotherapy & 4th Asia Pacific Conference on Psychotherapy, Taipei. |
Wang, S. (2005). Workshop: The Montague Ullman Experiential Dream Group. Paper presented at the 7th Pacific Rim Regional Congress of Group Psychotherapy & 4 th Asia Pacific Conference on Psychotherapy, Taipei. |
汪淑媛(2005)。夢與辯證性自我探尋─賞讀一位技職大學生的夢。發表於東海大學宗教研究所主辦之「榮格學術與現代人信仰生活」研討會,台中。 |
汪淑媛(2005)。家暴庇護中心社工員情緒張力與調適。發表於台灣社會工作管理學會、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與台灣社會政策學會主辦之「社會照顧與社會工作人力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Social Care and Social Workforce Conference),南投:暨南大學。 |
汪淑媛(2003)。The Experiential Dream Group–Getting Started。發表於中國輔導學會2003年會暨諮商心理與輔導專業國際研討會,台北:師範大學。 |
Wang, S. (2001). Do Child-Rearing Values in the U.S. and Taiwan Echo Their Cultural Values of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001 Biennial Meeting held by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
Wang, S. (2001). Parents’ Childrearing Values Across Cultur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001 Biennial Meeting held by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
Wang, S. (1999). Mothers’ Voices: Cross Cultural Perceptions of Puerto Rican, Africa-American and Taiwanese Mother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76th Annual Meeting held by American Orthopsychiatric Association. |
【專書及專書論文】
專書
汪淑媛(2020)。《與己同在─寫給茫然時的你我》。台北:啟示出版社。 |
汪淑媛(2018)。《好好存在-─一位心理學家的療癒書寫》。台北:啟示出版社。 |
汪淑媛(2016)。《夢、覺察、轉化─南勢角讀夢團體現場》。台北:心理出版社。 |
汪淑媛(2015;2020二版修訂)。〈心理衛生社會工作〉。載於黃源協主編,《社會工作概論》,頁319-412。台北:雙葉書廊。 |
譯作
汪淑媛(2007)。讀夢團體原理與實務技巧。台北:心理出版社。 |
汪淑媛(2002)。佛洛伊德與偽記憶症候群。台北:城邦。 |
汪淑媛(2002)。當旋律想起時。人生雜誌,(228),85-86。 |
【技術報告及其他】
汪淑媛(2008/3/1-2008/12/31)。「家庭暴力受保護管束人諮商輔導方案之建立及成效評估初探」研究計畫。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檢察署及臺中觀護志工協進會委託研究案。 |
汪淑媛(2006/1/1–2006/12/31)。歐曼讀夢團體課程在社工能力教育之應用價值。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研發處學術研究補助)。 |
汪淑媛(20091/1-2011/12/31)。善牧親心家園「強化家庭暴力及性侵害被害人庇護安置處遇服務工作」評估研究。內政部家暴防制委員會補助。 |
【科技部】
汪淑媛(2006/8/1 – 2007/7/30)。台灣家暴婦女庇護中心工作員職場情緒張力與因應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NSC95-2412-H260-005-SSS)。(計劃主持人) |
汪淑媛 (2007/8/1-2008/7/31)。台灣家暴社工員職業風險與因應課程專題研究計畫(NSC 96-2412 -H -260 -004 -SSS –計畫主持人) |
汪淑媛(2009/8/1-2011/7/31)。社工員職業風險與因應策略與保護因子研究 (NSC 98-2412 -H -260 -047 –MY2 -計畫主持人)(經費:826000) |
汪淑媛(2011/8/1-2012/7/31).社會工作紀錄問題探討與改善策略研究(NSC 100-2410-H-260 -039 –SSS計畫主持人)(經費:423000) |
【其他】